快捷导航

“可乐组合”K药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二期临床试验数据公布

[复制链接]
查看: 43|回复: 0
发表于 2024-4-12 2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肾细胞癌(RCC)是一种起源于肾脏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透明细胞型和非透明细胞型两种。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nccRCC)占

RCC 的

15%~20%,包括乳头状、染色体、未分类、易位和其他亚型。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的预后较差,目前没有明确的一线治疗标准,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近日,在 2024 年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上,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 Martin H. Voss

博士等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单臂、多中心、二期临床试验(KEYNOTE-B61)的新结果,该试验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仑伐替尼(lenvatinib)一线联合治疗晚期

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抗 PD-1 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 PD-1/PD-L1

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同时抑制 VEGF 受体、FGF 受体、PDGF 受体、RET 和 KIT

等多种与肿瘤血管生成、增殖和侵袭相关的信号通路。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或加成的抗肿瘤效果。

KEYNOTE-B61 试验共纳入了 158 例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晚期 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患者,其中乳头状亚型占 58.9%,染色体亚型占

18.4%,未分类亚型占 12.7%,易位亚型占 3.8%,其他亚型占 6.3%。患者每 6 周接受一次静脉注射 400 mg 的帕博利珠单抗,每天口服 20

mg

的仑伐替尼,直到疾病进展、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或其他原因终止治疗。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临床获益率(CB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等。

研究人员总结,帕博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联合治疗晚期

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的新结果继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持久的生存益处,与历史对照相比有明显优势。该方案的安全性也可接受,与之前的报告一致。这些结果为

非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一线治疗选择,也为未来的三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关阅读:全安素应该空腹吃还是饭后吃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学车网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学车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21 )